井挖的够深了嘛?
文/菁菁河边草
最近连续看到两篇文章在批评搜狐白社会。一篇是在techweb的同事录里。一篇是在白社会里,都是专业人士的批评。
作为白社会第17级小白,我确实是经常泡白社会的,对该产品有一些主观上的感情。
然而,无论是作为网民享受它的便利,作为互联网从业者设身处地的思考,还是作为公司同事耳濡目染,白社会TEAM真的很令人佩服,而且我越来越尊敬他们,甚至被他们感动。
我曾经想过,换作是我,很多看上去性价比很低的事情,我绝对会在决策的时候就早早放弃了,一个杯子是红的,是绿的有那么重要嘛?能喝水不就成了?有必要精益求精到那个地步嘛?但他们不断的坚持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,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认真二字,最难做到的也是认真二字。在浮躁的互联网圈子里,这样的品质决定了未来无限的可能性,当然也包括成功。
这也让我想起儿时的一件事情。我二姐比我大很多,84参加的高考,当时她是我们全家的骄傲。我小时候就喜欢作文,将作文当小说看,可怜啊,当年哪里有小说给我看呢?除了我姐那些翻烂的《作文通讯》,那个时候我其实还不知道什么是写作呢,她备战高考,当然要仔细研究往年的历届高考作文。我也有幸看了很多不同类型文章。其中有一篇看图写作留下很深的印象。感谢互联网,我居然还能凭借着一点记忆找到它。
当时我觉得这个挖井的人挺辛苦的,也挺有毅力的,尝试了四五次还很乐观。他乐观的样子其实挺值得我学习的,换做是我,早就哭趴下了。我这个观点被我姐严重地BS了。她说这里面讲的是一个“挖井原理”,我就不费话了,直接转载了。
“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在挖井。不同是,一个成功的人会在一口井的位置,坚持的挖下去,直到看见有水源为止。失败者在一个位置挖井之后,碰到了困难,会因为自己那点短浅的认识,编造各种各样的理由告诉自己”不可能”,然后堂而皇之的换个位置来挖。殊不知每次换一个位置,自己挫败了自信心不说,在一片新的土地开挖新的水井是何其难也,自然背离了成功之道。一个成功的人一辈子只挖了一口很深的井,总有水喝。那失败者挖了一辈子井,挖了很多个,却总没水喝。”
“白社会”现在不也是在挖井吗?如果没记错,它上线不过半年吧?业界的朋友再多点耐心吧。
我的人生一晃也三十多年过去了,想想但凡我“挖井”坚持的往往都有比较好的结果,而我轻易放弃的总是给让自己在某些回忆的时候,略带悔恨。最近我也参与了一个互联网产品的策划设计与运营,中国人幼儿园 希望这次我能够真的将这口井挖成功。
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。
一 | 二 | 三 | 四 | 五 | 六 | 日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« Jul | ||||||
1 | ||||||
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
9 | 10 | 11 | 12 | 13 | 14 | 15 |
16 | 17 | 18 | 19 | 20 | 21 | 22 |
23 | 24 | 25 | 26 | 27 | 28 | 29 |
30 |